close

 

       最近看了改編自東野圭吾同名小說《人魚沉睡之家》的電影版。故事以一個日本家庭為主軸,一對中年夫妻以及一雙年幼兒女,一日女兒與外婆及表姊去室內游泳池戲水,卻不幸溺水,因錯過黃金急救時間,待送到醫院時檢查結果已是大腦缺氧受到極度損傷,女孩已可說是腦死狀態,惟身體機能還能運作,因此要女孩父母做出抉擇,看是要同意器官捐贈,如此醫院才能進行腦死判斷,中止女孩心肺功能運作,還是認為女孩仍活著,因此仍舊持續以機械維持生命的狀態。女孩父母陷入天人交戰,原本一度決定就捐贈女孩器官放手讓她走,然而就在他們握住她的手與她告別之際,竟發現女孩手拉住他們抽動了一下。這現象讓父母認為女兒仍有知覺,於是改變心意,決定繼續照顧女兒,期望她有天能醒來。

      女孩父親是研發尖端科技的公司社長,旗下有部門研究以機械手臂輔助肢體障礙人士回復正常生活或是以人工合成信號送進人體刺激肌肉反應、從而能夠幫助行動不便的患者再次能使用自己的四肢體驗生活所有一切。女孩父親決定求助一名正在研發人工合成信號刺激人體脊椎使脊椎再對肌肉神經下指令動作的員工,要他幫忙使女兒四肢能夠活動,進而促進她身體機能循環更好。然而,看見女兒四肢開始動作了之後,女孩母親便更加篤定女兒活著並且越來越進步,她甚至讓機械操縱女兒面部肌肉,讓她看來是微笑的模樣,藉此認為她其實是開心的表情。在兒子上小一開學那天,她還帶著女兒到兒子學校去,向其他家長介紹她活著但沉睡的女兒。當兒子因同學的閒言閒語而開始排斥母親硬堅持已經死掉的姐姐還活著的說法,女孩母親怒不可遏,打了兒子一巴掌,這些舉動讓丈夫覺得妻子已走火入魔,激動地要妻子不要再欺騙自己女兒還活著,因為她只是藉由機器延命,實際上根本已經死亡。妻子聽完眼神空洞,接著就去廚房拿了菜刀到了女兒房間,拿著刀架住女兒脖子、同時打電話叫警察來家裡。這是本片最令人激動的一幕。警察到了家裡,看見母親拿著刀要殺自己的女兒,頻頻勸她別做傻事,因為這是犯罪行為。女孩母親絕望地說,醫學上對於死亡的判斷不一,究竟是腦死就算死亡還是心臟停止跳動才算,沒人說得清楚,當她相信心臟還在跳動的女兒未死時,四週圍的人卻認為女兒已死。那為了證明女兒到底是死還是活,她乾脆親手殺了女兒來確定這件事。倘若法律認定女兒早已死亡,那母親即是無罪;如果法律認定女兒仍活著是被母親殺死,那她坐牢也心甘情願,因為至少公權力幫她告訴眾人女兒在被她殺死前是活著的。

       故事後續與結局我暫且打住不談,但是這故事成功地引發我們思考死亡究竟該如何定義。一個腦死但還有心跳的人究竟是死是活呢?我記得在醫學上對「生命」的定義就是胚胎有了心跳開始。如果心跳就是定義生命之始的指標,那生命的結束不就也應該是以「心跳停止」作為指標嗎?但在電影告訴我們以西方國家的醫學觀點,腦死就被定義是死亡狀態。其實說真的,當一個人已無意識躺著,就算心仍跳著、血液循環仍持續著,他的生命歷程基本上已經停格在同一點上,他沒有新的體驗、記憶,也沒有新的活動產出,他只是以一個有形的形體繼續存在,但他已經不會再跟愛他的跟他愛的人有任何互動連結了。這樣的「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剛開始我覺得有外在裝置輔助,讓女孩感覺有活動,或許也不是壞事。因為一個生命也連接了其他的生命,當女孩的家人都覺得她還活著時,他們臉上的笑容、希望,正好說明了這人「活著」的意義,可能不能單方面以他個人來判斷。倘若他的存在可以幫助他的家人也繼續堅強地活下去,這樣的活著或許也有意義。

       然而,當片中呈現女孩母親開始以機械操作女兒的面部表情、甚至要周圍人也跟她一樣認為女兒是活著的時候,我便開始感覺一陣毛骨悚然。女孩儼然已成了一具人偶,是靠著外力幫助她四肢有動作、臉部有表情。我記得片中一開頭女孩母親還曾經說過這樣維繫女兒的生命並不是為了滿足家人自己的一廂情願,而是女兒是真的也努力活著。結果劇情到這裡時我已經覺得她最後仍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廂情願而不願放女兒離開。再者,她為了女兒付出自己所有心力,但是幫她照顧女兒的母親以及也需要她照顧的兒子,她卻已視而不見。讓我流淚的幾幕中,有兩幕就是跟女孩的外婆及弟弟有關。女孩的外婆因溺水事故當天自己也在場卻沒善盡看護之責而自責不已,事後對著已沉睡不醒的孫女喃喃自語道歉,並且對她說她願意把他後半生的餘命都給她。我看了非常不忍。老人家還能有多少時間?可是她卻要一直活在這樣的愧疚之中,這對她來說是何等的折磨。而女孩的弟弟更是得活在沒有媽媽關心的日子裡。他才五、六歲,也正是需要媽媽陪伴的年紀,可是媽媽卻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不會醒來的姊姊身上,甚至還要強迫他也相信姊姊是活著只是睡著的說法,這對一個小孩子來說不也是凌虐嗎?當女孩的母親將重心放在一個已無知覺的女兒身上,卻無視於每天得承受她的情緒或忽視的母親及兒子,這又是否是正確的呢?這部份讓我思考到與其執著於一個已沒有知覺只剩形體的人,是否更該珍惜活生生在眼前還能行動與我們互動的人呢?

       我想到西方國家的觀眾如果看到這部片搞不好會覺得這片很莫名,因為若照他們的思維,腦死即算死亡,那這整齣戲就是很不乾脆的拖戲,硬拖著一具屍體演兩小時的內容。我想想也是。西方人可能認為人死後就回歸上帝懷抱,他們的精神存在天上,形體並不重要;但是東方文化就很重視形體這件事,覺得我還看得見這個人、他還有呼吸,那我就沒法放手讓他走,因為一旦形體消失,我就會覺得這個人就真的從此消逝在我的生命中。或許我們是信奉「眼見為憑」的文化也說不定,所以我們才會覺得只要心還在跳動,就算這人如同植物一般活著,他還是活著。但「活著」對人類來說僅是呼吸、吃喝拉撒而已嗎?或許如果只是這樣,我們其實都能簡單開心,因為我們每天都能達到這個指標。但我們卻常說活得好累、好苦,這又是為什麼呢?可見每個人對於「活著」的定義並不是只有「呼吸」就可。如果有其他事情需要考量,那當生命只剩「呼吸」時,我們或許也該重新思考這樣是否能稱為活著,又是否該接受一個人以這樣的生命型態繼續存在。這樣又是否真是維護他的什麼,還是只是為了滿足了我們的什麼呢?這部電影,的確可以讓我們好好省思一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surfer 的頭像
    skysurfer

    Cote d'Azur

    skysur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