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了電影《Inside Out 2》。之前聽說這部續集好評度竟可以跟首集媲美甚至超越,就十分好奇,有機會觀賞自然趕緊一睹為快。雖然距離首集已經有九年之久,人物角色性格已遺忘得差不多,但是還是無損觀看續集的興致,因為主要還是在說我們的情緒。
續集描述主角Riley來到了青春期,隨著進入高中階段,來到新環境與認識新同學,她開始有許多新的情緒出現,包括焦慮、嫉妒、尷尬以及倦怠。這些新的情緒開始排擠了舊的情緒,其中焦慮漸漸取代了歡樂的位置,成了主導的情緒。因為焦慮許多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困境,Riley開始與兒時好友疏離,試圖融入新的朋友圈,甚至為了證明自己,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她過度給自己壓力的結果就是不再快樂,得失心太重導致她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夠好。直到她瀕臨崩潰,她內在的情緒們才驚覺不該如此逼著自己,與此同時也察覺不該壓抑自己各種想法,應該要坦然接受自己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活得自在開心。
我記得在「歡樂」決定將只有正向思考的那株信念草拔掉,讓Riley的任何好與不好的念頭都冒出、融合後長成全新的信念株時,我的眼淚竟忍不住潰堤。我覺得那說著當我們可以坦然面對並接受自己所有的情緒,我們才有可能重新得到快樂。但我們是否都做得到這點呢?是不是我們活在這世上都多多少少在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無法接受自己有卑劣邪惡的念頭,或者無法接納軟弱無能的自己,於是我們總是活得很累?如果我們能夠不再壓抑過往那些不愉快的記憶,就讓它們傾巢而出,就算一時我們會被許多錯綜複雜的思緒攪得六神無主、迷失自我,但最終我們都該學會讓這些過往記憶成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也能學會接受自己就是這般渺小。在關鍵時刻可能退卻,在遇到挑戰時不夠勇敢坦然,也有幸災樂禍或見不得人家好的時刻。當我們知道自己本性還算善良只是沒那麼善良,但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許才能比較給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不用再逼迫自己成為別人期待的自己,也不用逼迫自己硬要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完人。能夠變得更好當然很好,但是前提是那是自然地轉變,而非逼迫自己的結果。
除了「重新接受自己的一切」這件事外,我在「焦慮」登場時也思考了焦慮如何趕走「歡樂」這件事。原來我們的不快樂是源自我們太容易焦慮。我們不停事先規劃很多事,因為我們不想等到悲劇發生才來想辦法。但這事先規劃就會讓我們一直處於備戰狀態,無法鬆懈的狀況下我們自然很難開心。想想,小孩子很容易快樂,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會為未知的事情擔憂;一旦開始想東想西有了擔憂,人就變得焦慮,自然就不再快樂。或許我們成長後都不自覺讓焦慮成了我們的主導情緒,看了這部電影,我突然想著是否我也將「歡樂」這個情緒丟到很遠的角落,讓她在那裏已經獨自哭泣很久了呢?
這次續集讓新的情緒出現,但是我覺得將「焦慮」帶出其實可能有點多餘。焦慮的根源其實還是恐懼。我們恐懼得不到或失去,所以才會焦慮,因此其實續集只要針對「恐懼」這個情緒做延伸就好,但是可能這樣就沒有亮點可演,所以才要創造新角色。但如果青春期就要帶出這些新的情緒,那《Inside Out》真的可以繼續再推演Riley的青年期、壯年期跟老年期的故事,因為不同人生階段我們都有不同的情緒產生來主導我們面對人生的態度。我想想我現在的人生階段啊‧‧呵呵,可能「倦怠」是主導情緒吧!﹝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