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六﹝11/26﹞去聽了兩場有關語言習得的演講。第一位教授是觀察2-4歲的小孩與成人﹝常常是母親﹞的會話,藉此了解小孩在問答間如何使用重複﹝repetition﹞或是詳述﹝elaboration﹞的技巧,來達到他們溝通的目的。研究發現2-4歲的小孩雖然還是會在回答問題時使用重複的技巧,可是越大的孩子越能正確地使用詳述的技巧,並且內容是跟上文相關的,表示他們已經對於對話的意義有一定了解,知道他們的回答不僅要與上句有相鄰性﹝adjacency﹞還需具有相關性﹝relevancy﹞。第二位教授研究1-6歲的小孩的中文句型的發展,在會中僅提出「把」字句跟比較句作討論,主要提出二點發現。第一點就是中文為母語的小孩早期已習得「把」字句的句型,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卻仍常犯錯誤,例如他們還示範類似「把小鳥飛走」這樣的錯誤;第二點就是比較句句型。比較句的句型若以關鍵字可分三層:很+形容詞、比+比較對象+還/更+形容詞,以及最+形容詞。孩子一開始最先能分辨「很」的用法,但是「還/更」與「最」的句型仍會混淆;直到年紀大了一些才能真正區分三字不同的用法。但是當小孩學到「太」的用法時,他卻還是會犯「他比我太高」這樣的錯誤,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區分「太」跟其他三字不同的用法,也就是說,小孩仍舊從錯誤中學習,不因為年紀較大就知道比較句的句型應該搭配什麼字。他並且提出孩子的語言習得主要還是受到家中成員說話方式影響。

        演講完就是問題與討論時間。這邊我發現三件有趣的事。第一,第一位教授在發表自己的研究時講解條理清楚,可是她在回答問題時卻無法提出有條理的解釋,可能是問者的問題是她當初研究時未發現的盲點,所以她不知如何自圓其說;第二位教授剛好跟她相反,可能是因為挑研究重點講,所以聽來沒什麼系統,而且是我後來精神不太集中,我不太了解他的內容要強調什麼。可是一等到聽者提問題時,他卻能切中問題提出清楚合理的解釋來為自己的發現辯解,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一般而言我常看見的是講者的回答跟問題都是沒什麼相關的﹝苦笑﹞,所以我反而是從他的回答中了解他的研究發現重點在哪裡=.=。由此可知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是個好的演說者跟回答者。我們以為知道自己研究在作什麼的人一定都很能回答問題,但是其實作prepared speech﹝講述論文﹞很簡單,但是impromptu﹝即席問答﹞就不見得拿手;但是相反能切中要點回答的人卻不見得可以把自己的發現講得很清楚,這就讓我很驚訝,這是否表示有些人是要跟人家一問一達的互動中才能把重點講明白,自己一人獨白時﹝monologue﹞時反而是說不出重點的呢?光是看兩位教授的表現,就讓我發現原來人的表達方式還會有這樣的差別。

        第二件事就是聽者的問題。有些人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譬如說有個人質疑這些教授研究的樣本數太少,就敢大膽地作出假設,真是「勇氣可嘉」。我聽了很不以為然。如果每次都要拿樣本數來質疑研究,那我想光是語言學的很多研究都是不足以採信的,因為大多數都只是根據幾個人跟幾百分鐘的語料就提出發現。問題是我們真能把全世界的成人或小孩抓來研究嗎?世界的男女人口比例也不是1:1 ,難道我就要因此質疑某個字詞的用法可能就是女性或男性用比較多,不能代表全人類都這樣用囉?而且如果因一個小小的個數樣本而引起其他的研究支持或反駁,進而找出其他語言或地區相同或不同的現象,這樣不才是研究有趣的地方嗎?第二位教授就回答得很好,他說能夠讓別的學者一起研究某一個現象,找出不同的解釋,才是研究的目的,所以他們才會大膽提出假設。我想也是,研究的精神本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如果不敢從小樣本數中大膽提出可能的解釋,見微知著,那大概科學家永遠會因為「樣本數不夠大」而找不到答案了吧?有另一個聽者提出「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世界,我們用大人的眼光來質疑他們用法錯誤是否恰當」的問題,我真的差點昏倒。我在想,如果我們不先有個衡量標準,我們到底怎麼做研究?那表示很多研究大學生作文錯誤用法的發現結果也是不恰當的,因為大學生的作文錯誤不能稱為錯誤,只能說他們「有自己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英文用法就是跟一般人用的不一樣」。那位教授回答得很好,就是要以大人使用的標準來看孩子的用法,才知道小孩如何一步步達到一般人使用語言的準則的過程。想想那兩位聽者的問題真的不能稱為切中研究的問題,因為我相信很多研究都是基於小樣本跟一套自己的準則所做出來的,如果沒有這些為基準,研究根本做不下去。就像是如果我們本身沒有一套生存的信念,我們又如何生活、跟別人互動呢?

        第三件事是我自己突然有感而發的。我常聽教授說語言演變是因為人們要達到不同的溝通目的,便將舊的辭彙用法賦予新的用法,所以譬如某一詞已經無法達到強調的目的,人們就用另一語彙來達到目的。這好像Jesperson (1911?)提出的the cycle of negation development (自己亂掰=.=)一樣,某個詞彙原本的否定功能減弱,轉而被另一否定詞彙取代,而這個取代原本常用的否定詞也將隨時代轉變,有天被其他否定詞取代,這樣的過程會一直循環。可是我在想,只是單純因為人們想達到不同的溝通目的而將舊詞彙新用,使得語意以及語用轉變嗎?我在想,會不會語意轉變其實也是因為人們「積非成是」的關係呢?以中文來說,現在很多老師都說學生的中文程度越來越差,那會不會很多字的新用法都是因為某個人用錯,其他人因為也不確定他用錯,以為他的用法是對的,所以跟著用,到最後越來越多人這麼用,結果錯的用法反而變成通用?就像教育部新頒定的國字寫法很多都跟以前不太一樣,以前被認為是不對的用法也可接受。這麼說來,語言的轉變不只是來自人們的創意,而且可能是跟人們的錯誤有關。因為錯的人很多,所以到最後錯的變成對的。這如果真是可能原因之一,難免覺得語言轉變的原因其實是有點好笑的。積非成是,就等於是對錯不分。不過以研究角度來講,語言學還是有發展的希望,因為過了很多年之後,人們說的語言可能就不是這樣了,因為大家都在犯新的錯誤,並且將它合理化﹝笑﹞。

        聽論文發表是很有趣的事,我總是從中得到很多鼓舞跟想法。可是看別人說得很輕鬆,真要自己做研究為什麼就這麼難?!XD歸根究底還是書唸得不夠多﹝>o<"﹞‧‧。唉,想到這點就傷心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ysur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