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昨天跟今天連看騎士對上活塞的第五、六場,實在只能用「無奈」二字形容。

        昨天看兩隊第五場重播,才知道這場如此慘烈,竟然戰到第二次五分鐘延長加賽,最後騎士在活塞主場以109:107贏了活塞。這兩隊從一開始交手就場場激烈,雙方得分總是咬得很緊,活塞要是領先,分數總是不多,而騎士也是追得很快,甚至都會漸漸拉開比數,從這最後兩場來看,明顯可以看見兩點決定兩隊最後拚鬥結果:一是騎士有兩個超恐怖的射手,二是活塞這邊整體竟然無法合作發揮。

        昨天看第五場爭鬥,活塞到最後關鍵發生了很奇怪的問題,就是他們守不住LeBron James。這是很弔詭的,因為在場所有人都知道LeBron James是騎士隊的精神支柱,最大的得分悍將,但是卻連連讓他攻進禁區強行灌藍、或在外線投三分,我覺得活塞隊的球迷也一定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光靠Tayshaun Prince守James是完全不夠的,因為James速度很快,往禁區衝的狠勁是無人能擋的,一旦過了Prince,活塞隊沒有人過來幫忙補防,James就會輕鬆上籃。這種狀況在第五場的第四節及兩次overtime games都重複發生。第四節活塞的後衛Chauncey Billups賭了三分球讓活塞撐到延長賽,但是第二次延長賽的最後一分鐘,讓James投進了一個兩分球,Billups最後想再投進兩分球失敗,活塞隊就這樣以兩分飲恨。活塞在上一場其實贏面不算小,雖然發生了活塞的Antonio McDyess因對騎士的Anderson Varejao惡性犯規被驅逐出場的不快插曲,但是活塞還是壓住情緒撐完整場,表現也不差。但是到最後關頭竟然連連讓LeBron James過關,在最後時刻竟然得分近50分,這真的是超誇張的,我看得下巴都快掉下來﹝苦笑﹞,覺得這實在不可思議。到了最後這十幾分鐘,完全就是騎士隊一人打活塞五人,這像話嗎OTZ?我覺得很不能接受的是這完全動搖我看球賽以來所建立的觀念:團隊合作是贏球的最大關鍵。瞧之前Lakers就是只靠Kobe Bryant也亮不起來,爵士隊靠兩個人也沒法度,但是騎士隊這第五場最後靠LeBron James的個人獨秀竟然打敗活塞,那就表示原來「一人球隊」是可以奏效的,因為最後真的每個人都把球傳給James,而James也不負眾望頻頻得分。那太陽隊不是應該氣死了嗎XD?他們整體還比騎士亮眼耶,但是他們卻輸了。一個天才球員就這樣單挑群雄並且獲勝?GOD! 我昨天看完第五場真的有種錯亂的感覺。我想起以前聽到一個教授說她當初念語言學是走formal linguistics的,也完全奉Noam Chomsky的理論為圭臬,結果之後接觸了functional linguistics後受到很大的衝擊,她發現以前所持有的信念完全崩解,讓她一開始非常不能接受,甚至有點無所適從、迷失方向。我發現我現在完全能夠了解她的感覺了﹝爆﹞。但是我覺得若真要比喻,我覺得我原本所看見的球賽都是functional linguitics的理論可以解釋的現象,但是遇到了騎士這樣的表現,我彷彿看見formal linguistics原來才是對的,人原本的語言認知觀念都是內建的,語言規則是統一性的﹝universal﹞,有一定的規則﹝principles﹞,其他偶發的例外的都只是變數﹝parameters﹞。語言學下的每個類別都是獨立性的﹝autonomous﹞模組﹝modules﹞,而且這些規則都是任意自然產生的﹝arbitrary﹞,而且是很絕對的。用來解釋籃球比賽,就是說整體表現亮也不見得會贏,因為對方一個人就可以打垮整隊,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在講究整體的球場上原來也適用。真的傻眼,而且真不知道怎麼看下去第六場。我之前也在納悶為什麼活塞會不停給James空檔,彷彿看不見他的攻勢般,但是後來我想可能昨天到了最後關頭,活塞場上球員每個人都已經背負四到五次的犯規,如果再輕舉妄動,隨時都會六犯畢業下場,而活塞已經沒有有力的替補球員可以上場救援了,所以這可能是造成活塞最後這五人變得綁手綁腳,只能徒讓James為所欲為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今天第六場,回到騎士主場,活塞面對2比3落後,得背水一戰,但是一開始還是稍微落後。兩隊打完第一節後,又發生了一件在NBA罕見的事:球場上其中一個計時器壞了﹝scoreboard malfunction﹞,結果整個球場上的人都為了等場邊人員想出對策,一等就等了快半小時。呵~這一樣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因為外國的體育場一向看來如此光鮮亮麗,不像咱們這兒,才有個洋將灌籃,籃框架就歪了XD,工作人員花了將近十分鐘才把它再次扶正。光看設備好壞,就知道一個國家對於體育的重視程度。但是今天騎士隊這種罕見的插曲,可能也透露這城市因為籃球一直表現不出色,體育場也是近12年後才再度有機會作為冠軍爭奪賽的場地,可以想見這座球場「受寵若驚」後難免會有這種反應﹝爆﹞。之後比賽計時靠場邊用其他計時器充當大型計時器,由兩邊人員負責互相監督計時準確度,場邊也在進攻剩十秒及五秒時廣播。但是我很懷疑球員是否聽得見,因為球場本來就很吵,他們打球一定也是靠眼睛、不靠耳朵,靠耳朵時也應該僅聽得見在球場上的隊友的呼喚,其他的聲音應該都化為無聲。因此這樣的應變措施老實說對兩隊幫助不大,騎士隊也明顯地受到影響,第二節表現並不佳,讓活塞有機會追成平手。

        到了中場休息,工作人員效率也很快,趕緊搶修儀器,終於在第三節開始前把計時器修好。呵,身為觀眾,我也覺得螢幕下那個小小的倒數秒數真的很重要啊!不知為何,可能是看習慣了,看見那個小小的數字在跑動就覺得很安心﹝笑﹞。結果第三節計時器回來了,騎士隊也跟著活過來,其中有個很恐怖的X factor出現了,那就是新秀Daniel Gibson。後~~我得說,這個21歲的仔真的太欠扁了﹝爆﹞。這隻rookie打活塞不知道為何這麼猛,連連創得分新高,之前那次替騎士贏球他就是大功臣之一,在大哥James下去休息時,連連攻下十幾分,又是三分、又是製造對方犯規,罰球又超準,真的讓人大開眼界,覺得這小子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結果今天第六場更是「球神上身」了,如有神助般不停投進,到了第四節更是連投進四個三分球!!哇咧!!這個跟之前LeBron James一人打五人的狀況一樣扯耶!!@__@看到這種狀況真的只能無言,因為他真的太穩了,完全不像新秀,而是第二個LeBron James。面對這種不停的大破壞,活塞是真的受重傷了。接著下來第四節就看見活塞完全如同被澆了三四桶水,再也發動不起來,只有Richard Hamilton還在努力,其他人是真的怎麼投都不會進。連Tayshaun Prince都不停錯失分數,失誤三四次,灌籃不進、輕鬆上籃一樣不進,Billups投三分不進、McDyess禁區附近跳投不進,時間一分一秒流失,活塞跟第五場一樣,越關鍵越會失誤,最後幾分鐘讓騎士領先了十幾分,等於已提前宣告騎士稱霸東區的結果。當中活塞的Rasheed Wallace也再度忍不住氣,頻頻向球員碎碎念、再向裁判碎碎念,甚至已經要衝向騎士球員,果真最後被吹了兩次技術犯規被驅逐離場,這樣的結果是被禁賽一場,但是也沒有差別了,因為活塞看來是沒有第七場了。最後騎士就是以98:82大贏活塞,締造十幾年後重回季後賽的成績,以及創下首次拿下東區冠軍的佳績。這兩支宿敵完全沒有想互相擁抱祝福的意願,除了Tayshaun Prince還禮貌性去跟LeBron James致意外,其餘活塞隊員完全不想對騎士隊員有任何表示,逕自就往休息區落寞走去。

        其實我當初較看好活塞隊,所以我也有些失落,但是除了失落,今天這樣的結果我還有說不上來的怪。以一個看NBA賽的「rookie」來說,我感覺活塞整體明明看來就比騎士優一些,看到兩隊戰力分析是的確非常接近,但是活塞隊季後賽經驗豐富,打球似乎也比較穩,所以應該會勝出。但是最後竟是以險贏兩場後連敗四場的結尾收場,讓我當場懷疑「這支球隊真的是連續五年闖進季後賽的隊伍嗎?」經驗到底代表什麼?我突然有些迷惘。他們雖五年連闖季後賽,卻只在當中得過一次總冠軍,這次還敗給季後賽經驗不足的騎士隊,是不是表示這支球隊其實實力不夠?還是求勝心不夠?我還真的看不懂。年紀真的是運動員的最大致命傷,說活塞隊已經開始走下坡,聽了真叫人一陣心酸,即使我不是活塞的球迷。這次台灣的球評轉播時是有個人情緒的,頻頻強調自己是活塞隊的球迷,可是他卻覺得活塞隊輸球是應該的,因為騎士的確打得很有企圖心,他也覺得總教練應該被換掉XD。聽到這樣的言詞我突然有種感觸。我覺得人在批評一個人或一件事時何必一直強調「我雖然是這個人﹝或這支球隊﹞的迷,但是我覺得他﹝們﹞怎麼樣怎麼樣‧‧」?這樣說可以顯示出來什麼?比較有資格批評嗎?還是要突顯一個人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就像有時我會在一些留言板上看見評斷木村拓哉的言語﹝→嗯?怎麼這邊突然出現一個好久沒在我的小樹屋出現的熟悉名字?﹝爆﹞﹞,也會有人說:「我要先聲明我是木村拓哉的迷,但是我覺得他實在這次演得不怎麼樣‧‧」等等,這時我就會想:「做這樣的聲明究竟是為什麼?希望別人因知道你其實是那個人/那支球隊的迷,所以對你的言語信服或是接受嗎?」批評就是批評了,不用扯上太多但書,那並沒有太多幫助,如果是有建樹的批評,就算不是那個被指教的對象的支持者,明理的人也會贊同;相對地,如果是偏頗的評斷,就算說是那個人的迷,也不會被接受,反而會被批為:「你既然是他的迷,連這麼離譜的評斷你都講得出來,你這支持者是不及格的。」當然,轉播員有個人情緒可以被接受,我也覺得這次活塞隊這次落敗並不算冤枉,只是當聽到會有但書出現的批評,我總會不禁有這樣的反應。嗯‧‧不過話說回來,我老是說我是門外漢算不算也是一種但書呢?不過我的但書比較可接受吧?因為是門外漢,所以做的諸多言論發表都是「童言無忌」、狀況外的言語咩﹝爆﹞!

        好吧,我原本看好的活塞隊要回家過暑假了。好不容易勝出的騎士隊跟等待已久的馬刺隊將在6/8﹝五﹞早上打總冠軍第一場。呵呵,這會是什麼局面呢?現在騎士隊有一個亮到不行的前鋒,能夠自己攻、也能夠助攻,在這分區冠軍賽又多了一個新形成的彗星Daniel Gibson,搭配他們有個七呎長人Zydrunas Ilgauskas,前鋒Drew Gooden,還有一個打球無章法、容易激怒對手的破壞王人Anderson Varejao﹝→Gibson跟Varejao是替補球員,但是他們先發球員第四、五人是誰我不記得說‧‧:p,可見這兩人破壞性有多強‧‧﹞,我覺得馬刺可能要研究一下怎麼應對這種來勢洶洶的年輕球隊。我來想一下‧‧Ilgauskas這個巨人對上Tim Duncan?嗯‧‧難以想像﹝笑﹞;其他人的話‧‧小跑車Tony Parker往禁區直衝的破壞力跟Lebron James類似,可是他的外線跳投比不上James;馬刺最佳第六人Ginobili如果對上Varejao會怎樣?雖然他們兩個打的位置不一樣,前者是得分後衛,後者是前鋒或中鋒,但是兩個都不按照牌理出牌的打法,到時看兩人各出怪招倒也是值得注目吧:p?不過如同我前面所說的,看完騎士隊打球後,我已經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了﹝爆﹞。我覺得馬刺隊整體是比活塞更優秀的,但是如果球賽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大敗一個團隊,那NBA的總冠軍就不太有趣了呢!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騎士贏得總冠軍,這會給今年落敗的Chicago Bulls跟Golden State Warriors很大的激勵,因為看見騎士以新秀之姿贏得冠軍,表示他們是很有希望的。但是這只是結果論,不是過程論,如果以過程論,騎士隊又是以一人獨挑大樑贏球,我想我不會覺得看得很過癮,因為他們壞了我的信念﹝爆﹞‧‧唉也不是這樣說啦,總之,就是覺得好像不太對的感覺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ysur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